引用:
原帖由 zfc0451 于 2006-12-19 08:38 PM 发表
蒋公当时为中国的元首,考虑问题当然要以全国整体甚至是全世界的格局为出发点的。日本之患虽然严重但那是癣疥之毒位于外,不足以亡国灭族,以当时日本之国力,人口,文化积淀要灭亡中国如同蚁食大象。世界列强也 ...
这位朋友好像对我的文章断章取义,文章中不知道你可有看到“蒋中正终于积极部署和指挥中国军队开赴华北和淞沪前线,抗御日本侵略军,他先后指挥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重大战役”。相信你有仔细看也会知道到老蒋之所以会这样做,最主要是在各方的压力下,看看西安事变是如何发生的吧。我也说了我认同老蒋是一位抗战的将领,但不认为他是一位抗日英雄。要知道没有西安事件,大家决不会看到老蒋再抗日,那些重大战役可能都很难看到了。
至于说到平内才可对外,我深知这道理,但是大家难道不知道小日本在这14年里,就“制造”两个伪军国,这两个伪军国难得不是中国当时的家务事,难道这两个伪军国是在小日本的领土建国的,所以不去平伪军国?如果当时没有各地知晓民族大义的人的奋力抵抗,从而对小日本和伪军造定一定的损失,我看不止会两个吧。。再说老蒋当时贵为中国的“元首”,不顾东北老百姓的生活疾苦?不顾在拿性命抵抗外敌入侵的同胞?任由小日本在我中华任意欺压老百姓?这些真的都是以全国整体甚至是全世界的格局为出发点的?我真的看不出来,还望这位朋友指点一下。拿个比方。
楼主也可能不知道你所谓的世界列强,在当时除了老美在坐上观大发战争财外,其他的都也在战争中,那里有时间来管,就算真的有空,也不见得会加入对抗小日本,可能还会加入瓜分的行列中。看看历史你就知道,英国为了专心应付自家的事,还加入小日本的行列中,孤立中国。德国也在这时停止对中国武器输出。不信自己去google,yahoo里找找,你就知道了。不然就多看史书吧。。
就是因为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执行老蒋的政策中,深知共产党不可能可以在短期内将其打败,如果一直这样打下去。。倒时可能老蒋还没完成他的“平内”,东北出生的他们可能在也找不到老家的亲人了。。我认同两位将军的做法,要是任由老将这样下去,倒时真的可以完成“平内”,国民党真的还会有实力去抗日吗?在国民党的“平内”过程中可以知道,往往是付出重大伤亡。。千万不要说倒是世界列强会义务把我们打小日本。。看看苏联是如何才会答应出手打小日本(虽然老苏啥也没做到)。要是“兄弟”不可以齐力保家卫国,反而希望列强帮助保家,自己在那里自相残杀,真的好吗?这真的是贵为元首以全国整体甚至是全世界的格局为出发点的所作的决定?真的是很好的反面教材。
大家有没有想为啥老蒋要去“平内”,要知道发动围剿的是国民党,孙中山先生为了建立一个新中国,在多次的不断努力下,1923年6月共产党全体党员以個人名义加入國民黨,並與國民黨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方針。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孫中山在廣州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重新解釋了三民主義。大會通過了共產黨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為主要內容的宣言,確定了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國民黨的「一大」也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軍事上,由蘇聯援助1924年5月在廣州黃埔建立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副主任。黃埔軍校與以往的軍校不同,把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注重培養學生愛國思想和革命精神,依照蘇聯紅軍的樣式。黃埔軍校的成立為國民革命軍奠定基礎,培養了大批人才。國民革命軍成立初期部分軍官為共產黨人,而軍中黨代表更以共產黨居多。
可惜的是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还没有完全平定各地军阀,老蒋就发动了围剿行动。。把当时武器最精良的东北军主力调走,从而让小日本找到东北军力空虚的时机,从而发动“九一八事变”。老蒋为啥不可以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结合各方的力量来建立一个新的中国?难道一定要蒋的主导的国民党才可以?这方面我就不多说了,毕竟这里有太多的问题不是我们可以理清的。
最终在这里说明,我本人不是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也有一定程度的不认同,真的要说我还是一位资本主义家还不错(个人在海外有间小店)。只是平时常和一些老外谈谈世界历史(也常指正他们被小日误导的二战历史。。这方面小日本还是比较厉害,常常都要我拿出东南亚各国的历史课本。。)。所以对历史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在这里最后说明,本人认同老蒋是一位抗日的将领,也认同他对抗日的辛苦,但不认为他是一位抗日英雄,至少我心中他永远不会是,真如这位朋友所说,他归为当时的最高权力者,却不知道当时中国的“内忧”是贫穷和无知,在战争下世永远没有发展的。中国现在正在改变,改变中国的不正是发展吗?^_^。
[
本帖最后由 swinbox 于 2006-12-19 11:24 PM 编辑 ]